海报新闻
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报道
近日,中航信旗下航旅纵横App正式上线“民航官方直销平台”,宣称整合37家航司资源,提供“0差价、0捆绑、0套路”的机票购买服务,这与传统OTA(第三方平台)不同的是,平台上没有机票代理等供应商,所售客票均直接来自航空公司,无大数据杀熟,被称为“民航版12306”。
航旅纵横“民航官方直销平台”
然而,上线仅数日,该平台便因票价高于部分OTA引发争议。1日,海报新闻记者通过多平台比价、调研用户反馈发现,航旅纵横的“源头机票”价格普遍比去哪儿旅行、同程旅行、美团等平台高10%-20%。
实测比价:航旅纵横票价高于部分OTA
记者随机选取8月13日济南至上海的SC1165航班进行价格对比。在航旅纵横民航官方直销平台上,该航班经济舱价格为500元起,去哪儿旅行平台上,最低价为440元,美团平台低至439元(含新客立减20元),而在携程、途牛、山航掌尚飞(山东航空APP)平台上,该班次的价格与航旅纵横相同。
携程、去哪儿旅行、山航掌尚飞、美团四家的票价对比
家住郑州的李先生近期在铁路12306与航旅纵横两个平台上,对比8月12日郑州至北京的CA1916航班发现,航旅纵横比铁路12306的最低价贵240元。
航旅纵横比铁路12306的最低价贵240元
此外,国际航线同样存在价格倒挂。以8月19日济南至新加坡的单程航班为例,航旅纵横报价为1569元起,同程旅行上该航班最低价为1502元,美团上的价格为1557元起。
也有网友以9月17日-9月24日香港--大阪的往返机票为例:“同个航班班次、同一个日期、同个机场地点、一样的托运配置,航旅纵横比OTA贵300左右。”
网友发帖截图
尽管航旅纵横承诺“行程单金额与支付金额一致”“无大数据杀熟”,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还是远超服务细节。若直销平台无法提供最低价,其“价格透明化”优势将被削弱。
一位商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:“报销时行程单与支付金额一致确实方便,但如果OTA能便宜200元,我肯定选后者。”
此外,记者还发现,目前航旅纵横上只能分别购买单程和返程,同一个航班班次有时不能在同一个界面上勾选,而OTA平台支持一键下单,操作更便捷。
消费者们不解:难道源头机票不等于便宜机票,仅代表所买的机票是各家航司的直销票?
航旅纵横客服称:或因航司促销,不保证是最低价,建议多平台比价
对于价格差异,记者拨通航旅纵横热线,客服解释称,航空公司会根据不同渠道(官网、APP、第三方平台)设置差异化销售策略,部分OTA平台可能通过补贴、促销活动提供更低价格。例如,携程、飞猪等平台常通过“新客立减”“联订优惠”等方式吸引用户,而航旅纵横作为直销渠道,价格直接对接航司系统,暂未参与“价格战”。
“(航旅纵横)不保证机票是最低价格,您可以根据自身选择,对比多家(价格)后选择最合适的。”客服人员和记者直言。
有行业分析师指出,航旅纵横的直销平台旨在通过“航司直连”杜绝加价,但其未掌握定价权,票价还是由航司设定,仅能保证“无中间商加价”。
而航司与OTA的合作关系更为复杂。尽管航司推行“提直降代”政策以提升直销比例,但OTA仍通过捆绑销售酒店、接送机等服务实现盈利,航司需依赖其流量入口,因此在不同渠道设置差异化价格,也默认部分航线在OTA平台降价,从而导致直销平台沦为“价格基准线”,而非最低价渠道,导致直销平台价格反而缺乏竞争力。
也有评论员指出,航旅纵横若想真正成为“民航12306”,需解决两大难题:一是说服航司在直销平台提供独家优惠;二是通过增值服务(如酒店、接送机)弥补价格劣势。
“民航官方直销平台”推出的背后,是民航“反内卷”工作的启动
如今,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反内卷。民航局在最近召开的电视电话会上指出,在民航领域,内卷的本质是大量资源投入低效同质化的竞争,部分市场主体为追求短期收益,过度低价,形成低质量同质化过度竞争,导致我国航空市场尽管保持增长,但“旺丁不旺财,增利不增收”的现象突出。在机票销售渠道方面,也提到我国航司机票的直销比例不够,高度依赖网络销售平台的分销渠道。
因此,民航局将内卷整治工作的重点,放在了防止以低于成本价开展恶性竞争上,在销售渠道上,则要求航空公司要做好销售渠道管控,抓实抓细OTA平台和销售代理人核心环节,严肃处理价格违规行为。
网友对“源头机票”的看法
未来,“民航官方直销平台”能否突破OTA的价格壁垒,得到更多旅客的认可,仍取决于航司的渠道策略调整,毕竟从目前的机票价格展示来看,这一平台还没有优势;而在帮助航司拓展销售渠道,降低运营成本方面,OTA还是占有着重要一席之地。
责编:宋玉
审核:马震
责编:马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