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日报微信公号
近期,深圳华强北等地出现一群未成年人(多为暑期放假的10-14岁学生)以“跑楼小孩”身份,从外卖员手中承接“最后垂直100米”的送餐任务,每单收费1-2元。
该现象源于写字楼复杂地形导致外卖员超时风险高,而孩子因熟悉楼宇、收费低廉成为“替代方案”。
有些网友表示,比起躲在家里吹空调、玩手机,跑楼小孩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报酬,增强了他们的劳动意识的同时也增长了他们社会交往的本领。许多家长也反馈,孩子在承担配送任务以后,身体素质和时间观念都提高了。
也有部分网友对“跑楼小孩”的人身安全、配餐质量表示担忧,配餐从出餐到送达经多道转手流程,配送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的责任归属尚不明确;孩子频繁往返于大楼之间,人身安全能否有保障都尚存疑虑。
那么,外卖员将订单“最后100米”转包给小孩,有何法律风险吗?外卖员与“跑楼小孩”之间构成何种法律关系?若孩童出现安全问题,外卖员需要承担雇主责任吗?送餐途中,若小孩受伤或外卖有损,又该由谁来担责?
一起来看《法治日报》律师专家库成员、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政律师的专业解读:
1、外卖员将订单的“最后100米”转包给小孩,这种行为是否合法?外卖员与小孩之间构成何种法律关系?如果构成雇佣关系,外卖员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?
郭政:首先,在合法性方面,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一条规定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。《禁止使用童工规定》第二条规定,国家机关、社会团体、企业事业单位、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(以下统称用人单位)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。故外卖员以支付报酬形式让未成年人代送餐,属于从事营利性劳动,有可能构成变相雇佣童工,涉嫌违法。
不过,在未成年人代送外卖的场景下,此种关系具有临时性、不稳定性,且未成年人属自愿代送外卖,自行定价,选择每单收取1-2元的费用,双方不具有人身依附性,故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对价/承揽报酬,构成合法的劳务关系或者承揽关系。
其次,在法律关系定性方面,因“跑楼小孩”多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,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,因此不构成劳动关系。但可能构成承揽关系,外卖员按单支付费用,一次性结清,双方关系不具有持续性、稳定性,且外卖员不控制小孩送单的具体操作,强调将单送至消费者的结果,因此可能认定为承揽关系。
也可能构成劳务关系(即雇佣关系),未成年人确实为外卖员提供了一次性、特定的劳务,收取劳务报酬。承揽合同与劳务合同在本质上皆属劳务性合同,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,且在司法实践中并无明确、统一的区分标准。故外卖员与跑楼小孩的关系仍可能被认定为劳务关系。
最后,在雇主责任风险方面,若被认定构成雇佣关系(即劳务关系),外卖员需承担雇主责任,如未成年人因代送外卖发生意外事故,遭受人身损害的,外卖员需根据自身过错承担相应责任。
2、小孩在送餐途中,如发生摔倒受伤等意外情况,责任该如何划分?若小孩送的外卖出现丢失、损坏或送错等情况,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,此时责任又该如何划分?
郭政:第一,未成年人受伤责任方面。
外卖员责任:若外卖员对于跑楼小孩的选定、指示等方面存在过错的,需承担过错侵权责任。
平台责任:若平台默许该配送模式,在外卖员对未成年人受到人身伤害存在过错的情况下,平台可能与外卖员构成共同侵权,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。
监护人责任:未成年人参与高风险活动,可能因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,存在过错,减轻第三人责任。
写字楼管理方:若因电梯等设施缺陷导致未成年人伤害,需承担相应过错责任。
第二,外卖损失责任方面。
消费者维权:消费者可向外卖平台或商家索赔,平台/商家承担责任后,认为系外卖员配送中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,可向外卖员追偿。
未成年人责任:外卖员进行赔偿后,未成年人是否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视其与外卖员之间的关系而定。
若双方被认定为劳务关系,未成年人在提供劳务过程中造成他人损害的,由外卖员承担侵权责任。外卖员承担侵权责任后,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未成年人追偿。
若被认定为承揽关系,未成年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人损害的,由未成年人承担侵权责任,外卖员不承担责任,但外卖员对未成年人指示或者选任有过错的,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依照上述归责流程最终认定未成年人需承担侵权责任的,由于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,故由监护人承担替代侵权责任。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,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;不足部分,由监护人赔偿。
3、外卖平台是否有义务对送餐环节进行严格监管,以防止未成年人参与送餐?市场监管部门是否有必要对“跑楼小孩”送餐行为进行监管?
郭政:外卖平台有监管义务,平台需确保外卖员配送服务符合食品安全相关的规定。若默许未成年人参与,由于存在食品安全相关风险,可能因未履行监管义务被行政处罚。外卖平台作为社会企业,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,防止未成年人因参与送餐而受到伤害。
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监督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,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。对于外卖平台雇佣未成年人送餐的行为,市场监管部门有责任进行查处,以维护劳动法律法规的严肃性,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。市场监管部门有监管职责,未成年人无健康证明、未规范使用配送设备等均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,市场监管部门可根据《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第三十四、三十五条的规定对平台进行处罚。
责编:
审核:刘旋
责编:刘旋